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 摘录 2
这次看的还是绪论部分,大致讲述了心理学和“常识”的冲突,有价值的地方有不少。
Sentence 1
We all have implicit models of behavior that govern our interactions and out thoughts about ourselves and other people. Indeed, some social,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psychologists study the nature of these implicit psychological theories. Rarely do we state our theories clearly and logically. (Chap. 1, p. 13)
简评:这说的应该就是“心理理论”,确实是我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常常忽视但是意义非凡的心理现象。
Sentence 2
That folk wisdom is “after the fact” wisdom, and that it actually is useles ...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 摘录 1
来自Keith E. Stanovich所著的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人民邮电出版社,英文版,第十版。简单地摘录一些句子,以备期末作业使用。会附一些简评。
Sentence 1
The term “sciences” also signals where to look for the unity in the discipline of psychology—not to its content, but instead to its methods. (Chap. 1, p. 6)
简评:应该是作者的重要核心论点。部分同意。但是学科毕竟不能只是靠方法来定性。
Sentence 2
Another source of resistance to scientific psychology stems from the tendency to oppose the expansion of science into areas where unquestioned authorities and “common sense” ...
PyQt5基本用法&注意事项小结
前言
PyQt5可以说是Python中比较重要,也比较热门的GUI模块,依托Qt的实力而具有丰富的积累。就我目前的了解来看,和Python自带的GUI模块Tkinter相比,PyQt的重要优势是附带的图形界面工具Designer可以帮助开发者高效建立图形界面,以及更丰富的部件和信号发送-处理机制。综合起来,使用体验和Tkinter相比是要好很多的。
当然,网上关于PyQt的教程已经很多了,我暂时还是在短暂地接触上手的阶段,没有原创的经验。这里摘录一些比较基础、常用的使用示例,我个人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因为来源太多,很难一一记录,这里声明,除有特别说明的以外,本文的示例代码和解决方案都并非原创。
基础使用和代码示例
这里简单介绍PyQt及其GUI工具的安装和使用。
基础使用
首先是安装,使用pip install PyQt5安装即可。(PyQt模块体积略大)
安装完成后,在Python安装目录/Scripts/目录下的designer.exe即为自带的pyqt-tools图形界面工具。开启时似乎会伴有Shell界面,但是在之后关闭也没有影响。界面如图。
选择Mainw ...
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冲突:对比、反思和展望
摘要: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共同基础的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在学科史上曾经有重要的交流对话,但在两者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因理论构建和方法差异而形成了以冲突为主的关系。本文大致梳理了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心理学的批判,以及心理学视角下对文化人类学的批判,指出了其中合理和不合理的成分,并以研究对象为切入点提出文化人类学的知识体系在根本上应当以心理学为基础。然而,由于两者的研究层次不同,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上均有其合理性。为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接,应当及时重视心理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对理论连接处的建设,以促进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良性发展。
Hoshino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回顾其一
目录
久远的初认识
失败的再接触
正式学习的开始
停滞、探索和新视界
久远的初认识
现在能回想起来的最早接触是在小学,某位申必人士教我的GW-BASIC,一门在现在显得过于申必的古老语言,使用行号标记执行顺序,不需要声明,类型可以自由变换,还有最申必的GOTO。其实现在回顾起来,我都几乎想不起这个阶段了。但是这样看起来,其实在发展关键期的这段经历可能对我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和积极意义的。毕竟编程的思维,似乎也不是这么容易培养起来的。
失败的再接触
在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不知怎的突然萌生了继续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想法,而且更申必的是在没有了解、没有买书的情况下看中了C。结果硬着头皮跟着打下来,还是一头雾水,毫无头绪,最后不得已暂时中止了。虽说这也可能只是因为我没有摸到门道,但客观地从总体水平来说,这时我恐怕还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这个暑假里我还买了书想学德语,最后类似地因为毫无概念而悻悻而返。
正式学习的开始
在初二,我重整旗鼓决定要学C++(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选中了它),并且可以说颇具慧眼地选中了通俗易懂、毫无疑问是初心者向的《C++ Primer ...